附件2:
安徽省高等学校
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地
|
项目负责人: | 徐秀景
|
联系方式: | 13695577838 |
所在单位: | 宿州职业技术院
|
建设周期: | 2017年12月-2019年12月
|
安徽省教育厅
二〇一八年四月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未来十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改革发展面临着四大战略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学特色。《纲要》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科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重大历史使命。学院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自觉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围绕“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安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推进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成绩突出、特色明显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为了实现“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企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狠下功夫,逐渐通过团队的校企合作,以“面向学生、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递进的“教学做合一”的产学研合作教学平台,形成“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 我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59个,同时还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0多个。学院先后与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埇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肥中龙神力药业有限公司等50多个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每年可接纳毕业生实训人数达2000人以上。逐步建立起了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协作协调机制,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多方位、可持续的合作机制。实习基地主要承接学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教师也与企业有产学研合作项目,合作形式多样且逐渐深入。 汉世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产于2013年8月,是由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企业SZ002124)下辖的全资猪产业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安徽和县乌江工业园。公司立志育成中国人的种猪,开拓中国人的健康、环保、安全、高效的猪肉产业链,为中国人提供安全美味的猪肉。 汉世伟食品集团,通过购并美国Agfreed中国资产,迅速实现在全国江苏、安徽、广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西、山东、福建和黑龙江等10多个省的扩张,已拥有60多家母猪场,年可出栏各类商品猪百万头,已跻身全国十大养猪企业之列。 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是汉世伟食品集团的子公司于2016年5月在濉溪县注册成立。前期在南坪镇先后投资两个存栏6200头母猪、年生产31万头仔猪的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总占地500亩,已开工建设,预计在2017年9月、10月建成投产,于2017年底可有仔猪提供。南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当地400户家庭农场与我公司开展委托养殖,每户家庭农场年收入可达20--30万元。后期公司在濉溪县累计投资新建10个单体母猪场,可达年生产150万头以上商品猪,带动1000户家庭农场与我公司开展委托养殖,为当地家庭农场主们累计创收3亿元以上。 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距离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只有20公里左右,学生的安全问题容易控制,来回交通费低,耗时少。老师去到主场锻炼也比较方便,可操作性强。汉世伟的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在农牧行业中是比较先进的,已跻身全国十大养猪企业之列,把这里作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该行业比较前沿的技术,有利于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我院自从2015年就有学生到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工作,动物科学系毕业的有20多个学生在该集团就业。并与2015年11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有13个学生在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参加顶岗实习,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对我院毕业生的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很是认可,对我院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在精神给予了肯定,积极要求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我院师生于017年11月1日,到淮北汉汉世伟参观考察。在实地考察中,主要考察了汉世伟集团的现代的饲料供应设备,物联网设备,猪舍环境,粪污处理设备,实习生宿舍等,师生一致认为把该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可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该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双方定期研究和解决建设中的具体事项,一直以来运行良好。为了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经双方协商,决定建立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学生分别安排到配种、育种、产房、保育、防疫、兽医,实验室检测等技术管理部门,学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各岗位的实际工作,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锻炼基本的岗位能力,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基地将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建设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育指导服务,力争建设成为标准化、示范性的高职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
二、项目组成员情况
项 目负 责 人 | 姓 名 | 徐秀景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0.12 | |||||
最终学历、学位 | 硕士 | 职 称 | 讲师 | 职 务 | 教研室主任 | ||||||
电 话 | 13695577838 | | 634137649@qq.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宿州市埇桥区高新区宿符路01号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科系 | ||||||||||
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 |||||||||||
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并负责安排整个团队的工作分工,人员调整。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学生实践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作;教师到企业的实践教学工作的岗位安排和生活安排工作等。相关论文的发表和校企合作的教材编写工作,校企教研合作项目的申报工作等。 | |||||||||||
项目组主要成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 |||||
谢长文 | 男 | 1981.5 | 讲师 | 兽医专业 | 承担实践基地实训管理 | ||||||
陈伟 | 男 | 1982.11 | 讲师 | 计算机专业 | 数据整理 | ||||||
宋斌 | 男 | 1969.9 | 副教授 | 农业推广 | 校企合作指导 | ||||||
蒋磊 | 男 | 1986.8 | 讲师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实践基地建设 | ||||||
杨魁星 | 男 | 1986.12 | 助教 | 生物化学 | 收集教学资料 | ||||||
来景辉 | 男 | 1970.10 | 教授 | 兽医专业 | 实训指导 | ||||||
韩效辉 | 男 | 1977.11 | 教授 | 心理学 | 人才培养实践方案修订 | ||||||
刘敏 | 女 | 1977.8 | 讲师 | 微生物 | 学生信息收集 | ||||||
王志强 | 男 | 1969.10 | 副教授 | 水产养殖 | 人才培养实践方案编写 | ||||||
俞国平 | 男 | 1982.10 | 会计师 | 企业管理 | 实践基地导师 | ||||||
王晓明 | 男 | 1980.12 | 高级经济师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
三、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承担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三个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任务,以校、企联合办学形式,建立用人单位、学校教学团队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企业人员与学校团队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搭建“实验室+实践基地”递进的“学做合一”的产学研教学平台,形成“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主动适应和大力开拓人才就业市场,打造我院地方高技能及创新人才的优秀品牌。努力将淮北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实践和实习的综合性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实践教育基地的开展进行评估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实践教育基地的功能进行挖掘开发,通过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基本条件建设。完 第二阶段:基本建设阶段。由合作企业初步建成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硬件条件建设。包括实习学生的食宿,教学场地,指导教师的食宿建设等基本硬件设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实践实训阶段。安排动物科学系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指导等工作。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在合作共建过程中,共同探讨建立校企实践教育基地共建的体制、机制,校企联合共同制定学生实践实训的内容和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合作模式, 第五阶段:项目推广阶段。根据在合作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制度、机制、模式,在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进行检验,并不断完善。
|
四、项目建设方案(含项目成果在全省高校示范推广计划)
1、体制机制研究。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育基地的体制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实证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和实践。 研究编制适应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为主要导向,科学编制形成一整套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 3、实施大学生创业实训。 依托基地开展畜牧兽医大学创业实训,依托基地资源优势开展大学创业实训项目,探索利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施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的经验。 4、建立基地实践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 建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质量标准,大学生创业实训和创业孵化评价体系,并在建设期满,形成一套有效保证教育质量的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 5、开展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每年安排3名左右畜牧兽医专业的青年教师到基地锻炼,通过跟岗实习,切实掌握猪场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技术要领,以及生产环节操作要领,以及生产流程,了解猪场企业管理,人事管理以及绩效管理,通过深入基层锻炼,增加教师与企业合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 6、项目推广计划。 在项目建设后期(2019年3月),将已经总结出来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机制、管理模式,先在宿州市的泗县职教中心、灵璧职教中心两所中职学校进行试推广,经过半年左右的试验,对原有的建设机制、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修订;计划于2019年10月,将完善后的成果推广到同类高职院校的动物科学相关专业;同时拟再建设两到三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大北农有限责任公司、埇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2018.3-2018.7 基地基础条件建设。主要指学生实践实习必须具备的食宿条件和实习场地的建设; 2、2018.7-2018.8 组织开展教师生产实习及制度建设; 3、2018.9-2019.6 组织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淮北汉世伟开展实训实习,并依托基地实施实践工作,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编制; 4、2019.5-2020.8 生产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项目建设及实践 5、2019.8-2019.10 形成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合作基地的管理办法、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 6、2019.10以后,完善提高,推广示范阶段。 7、2019.12月 结题总结项目的成果
|
六、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特色)
1、形成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促进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3、为畜牧兽医行业输送动手能力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4、建立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 5、发表1-2相关研究论文。 6、锻炼一批青年教师。 7、形成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
七、所在单位支持与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