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ElectronicClassro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程内容-电子教案

饲料的概念与粗饲料

发布时间:2020-03-13 阅读次数:

 

 

授课内容

第三章  饲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粗饲料  第三节青绿饲料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饲料分类的方法以及粗饲料的概念;掌握各类粗饲料的特性、特点及合理利用。了解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各类粗饲料的特性、特点及合理利用

教学难点

掌握各类粗饲料的特性、特点及合理利用

教材教具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复习提问:怎样理解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3min

导入新课:饲料的概念。饲料纷繁复杂,如何进行归类?我们现在知道的分类方法?(2min)

第一节 概述(20min)

一、饲料的分类

常用饲料分类法包括:国际饲料分类法和中国饲料分类法,国际饲料分类法根据饲料干物质的主要影响特性,将饲料分为八大类,即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该分类体系编码为6位数(0-00-000),首位数为类别编码,2-3位数为亚类编码,4-6位数为各类饲料属性编码。

我国饲料分类法在此基础上又将饲料划分为16亚类。两者的饲料编码上存在差异。选用7位数(0-00-0000),首位数为类别编码,2-3位数为亚类编码,4-7位数为各类饲料属性编码。例如玉米的编码为4-07-0279

高水分饲料

(DM55%)

低水分饲料

(DM80%)

青贮饲料                                (3)

青饲料:青绿多汁饲料、草地牧草和树叶等  (2)

粗饲料:干草、秸秆、秕壳         (1)

能量饲料:谷实及其副产品、块根块茎、瓜果类(4)

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或复合维生素(7)

蛋白质饲料                                (5)

矿物质饲料: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常、微量矿物质饲料(6)

添加剂:指非营养性添加剂            (8)

CF18%

(CF18%, CP20%)

(CF18%, CP20%)


分类的意义或目的:以便应用电脑技术建立饲料数据管理系统,生产中要根据不同饲料的营养特点进行选择,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二、饲料合理使用

由于不同种类的饲料其营养价值是不同的,任一单一种类的饲料不能为动物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必须根据各类饲料的营养特性、不同畜禽的消化生理特点及其营养需要合理搭配饲料原料,以便达到不同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互补的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

第二节  粗饲料(35min)

粗饲料概念:指天然水分在45%以下,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及其以上的饲料。体积大、难消化,可利用养分少及营养价值低,尤其是收割较迟的劣质干草和秸秆秕壳类。主要包括干草类(1-05-0000)、农副产品类(荚、壳、藤、秸秆、秧,中国饲料编号1-06-0000)、树叶类(1-02-0000)、糟渣类(1-11-00)和某些草籽树实类(1-12-0000)。它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是草食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

一、干草

干草是指青草在未结子实之前,刈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制备良好的干草仍保持青绿颜色,所以也称青干草。干草的制备目的是为了保持青饲料的营养价值,以代替青绿饲料;同时它是解决冬季和早春饲草供应的重要方法,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方面之一。

1  分类

干草可以按植物种类和干燥方法进行分类:

按植物种类分豆科干草、禾本科干草、谷类干草 、混合干草

按干燥方法分 自然干燥干草 、人工干燥干草

2  干草的营养价值

(1)一般而言,豆科干草优于禾本科干草,前者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14~16%)和钙;

(2)优质青干草的营养价值较高,与精料相近,DCP12%DE3000Kcal/kg DM;而劣质干草的营养价值很低(泥砂较多),与秸秆相当;

(3)阳光晒制的干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2,但其它维生素却遭到较大破坏;

(4)豆科与禾本科干草在能量价值上相近,DE约为2300Kcal/kg

干草的营养价值除受牧草种类及品种的差异影响外,最重要的是牧草的刈割时期,伴随作物的生长,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下降,粗纤维及木质素含量提高,因而营养价值降低。因此选择适宜的刈割期是保证干草营养价值的重要环节。

  另外干燥的方法和干燥的时间也是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干燥时间越长,植物体内物质分解越多,营养物质损失量越高。因此调制干草时,只有选择干燥时间短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干草的营养价值。优质的干草或干草粉可作为各种动物的饲料原料。

3  干草的饲用技术

    青干草是草食动物最基本、最主要的饲料。另外是一种贮备形式。

二、农副产品类和高纤维糟渣类

粗饲料中的秸秆和秕壳是农作物脱谷的副产品。这类饲料的主要特点是营养价值较低,粗纤维含量特别高,蛋白质含量很低。粗灰分比例较大,维生素含量较低

(一)  秸 秆

1  概念:指农作物在籽实成熟收获后的剩余副产品(茎杆和枯叶),包括禾本科和豆科秸秆。

2  营养特点

(1).  粗纤维含量高达30~45%,且木质化程度较高,质地坚硬粗糙,适口性差,不易消化利用,营养价值很低,即使是反刍动物也不宜单一饲喂秸秆;

(2).  其蛋白质、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均较少,能量价值较低,DE2000Kcal/kg;

(3).  除了VD外,其它维生素都很贫乏。

3  秸秆类粗饲料的加工处理

如果用秸秆作为饲料原料使用必须要经过加工调制。其加工方法包括:物理加工、化学加工及微生物加工。

(1).  机械加工:适当地切短,但不宜粉碎(因对消化不利);

(2).  化学处理:碱化处理和氨化处理,可提高秸秆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3).  微生物处理:早期研究较多的是采用木霉的纤维素酶处理,但成本较高,未能推广应用;现趋向于研究混合发酵,但尚无可行方案。

目前秸秆加工使用最多的方法为氨化秸秆,它不仅能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提高反刍家畜的采食量,还可为反刍动物提供一定量的粗蛋白质。只适合于喂反刍家畜,对于单胃家畜和禽类,秸杆粉基本上是用作饲粮营养浓度的稀释剂。

(二) 秕 壳

    秕壳是指种籽脱粒或清理种籽时的副产品,包括种籽的外壳、荚皮和颖片等,如砻糠(即稻谷壳)。

秕壳的营养特性与秸秆相似,但质地更坚硬、粗糙,含泥砂较多,大量饲喂极易引起动物消化功能障碍。

(三) 树叶及其他饲用林产品

第三节     青绿饲料(15min)

系指天然水分含量大于45%的新鲜牧草、草原青牧草、栽培牧草、野菜、鲜嫩藤蔓枝叶和未成熟谷物植株等。

  营养特性

1.   含水量很高,达60~95%

2.   适口性好,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3.   DM计,CP 10~20%CF 18~30%;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品质较好,属于叶蛋白;

  4. VD外,其它维生素含量均很丰富,是动物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5. 较易消化。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为:水分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钙磷比例适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其营养价值受植物种类、生长时期、植物部位土壤肥料的影响。

适宜收割期  一般以抽穗或开花前期的青饲料营养价值较高,此时为适宜刈割期;而至老熟阶段时,营养价值下降。南方地区以7~8月份收割较好。

二、   饲喂注意事项:

    在动物日粮中的用量;由于某些青绿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因此在使用青绿饲料是应注意避免亚硝酸盐中毒、氰化物中毒、双香豆素中毒以及其它物质的中毒。

课堂小结:5min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饲料的分类方法、意义,以及粗饲料、青绿饲料的概念、营养特性以及合理利用等。

复习思考题:饲料的分类?粗饲料的概念,粗饲料主要的种类及特点?

课后体会:

重点让学生了解饲料的分类及分类的意义,并结合实际生产如何正确合理利用粗饲料、青绿饲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