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6-03-05 13:13阅读次数:
次
作者:春 霞,王秀清
(1.内蒙古大学 创业学院 图书馆;2. 内蒙古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 特 010000)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定位不明确,人员素质不高,投入不足,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主要问题,对继续促进高职 院校图书馆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3—0127—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高等 教育的半壁江山。与高职院校日益红火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图书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 益突出。研究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发挥图书馆的教育、服务职能,更 好地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为学院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建设和发 展的迫切任务。
1 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有的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来,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条件 之一和提供文献保障的图书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制 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1.1 高职图书馆发展定位不明确
办学层次和教育对象的提升,决定了这些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有一个从理念到模式的全面转型 ,要适应培养较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目标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对 高校图书馆规程学习不够,对图书馆是教学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认识不 足,未能发挥其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些学校仍固守原有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不 能提供与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同步的信息资源,从而造成图书馆在院校建设中被边缘化。
1.2 人员素质偏低,专业基础薄弱
图书馆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在各院校都较为普遍,专业基础也较薄弱,再加上机构改革人员 调整,一些其他部门或岗位的富余人员被安排到图书管理队伍中来,这样整个队伍都是“业 余水平”。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图书管理人员科学的培训计划和激励考核机制,许多人抱着 应付的态度,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较低,认识不足,使得图书服务只是简单的流通、阅览等事 务性工作。导致一系列工作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为教学科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撑 服务,更难以适应现代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要求。
1.3 馆藏不足,设施落后
高职院校近年来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招生专业不断增加,原有的部分专业文献,在高职教育 阶段已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需要更新淘汰,对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专业和 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的图书资源要求迫切,造成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数量严重不足。而随着 经济社会发展,图书资料的支出费用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对处于建设发展时期的高职院校形 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但在馆藏评估指标的要求下,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凑足数量,造成馆藏 质量不高、应用性下降。另外,大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原来的馆舍规模小、设施陈旧,生均占 有面积、生均阅览座位没有符合教育部要求,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 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1.4 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较低
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随着地位的提升和办馆条件的改善,更应在内部的管理模式和 服务方式上进行优化。但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建设,没有自觉建立以教学 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管理模 式落后,服务手段创新少,服务内容范围窄,服务方式被动。现代化技术条件差,图书馆理 人员利用现代技术管理能力不足,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较低等,造成计算机自 动化服务水平低。
2 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必须把握发 展机遇,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更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 展要求,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1 明确高职院校图书馆定位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 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目标职业的定向性、教学内容的 针对性、知识结构的职业性等特色,与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理论性、学科性、研究性有较大 的区别。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精力应放在培养具 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学生服务上,在办馆方向、设备配置、人才机制上避免照搬普通高校的模 式,要建立自身的特色。因此, 高职院校图书馆定位应该是:紧紧围绕培养较高职业技能的 学生服务,以教与学的服务为重点,以科研服务为补充的学校文献情报中心。
2.2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针对目前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建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长效机制,使 图书管理人员尽快转换角色,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高等教育对图书馆工作的需求。要 注重业务技术骨干的培养,特别是文献采编、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信息开发等关键岗位的 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营造创优争 先的良好工作氛围。图书管理人员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岗位知识学习,围绕为教 学和科研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3 加大图书馆建设投入力度
高职院校图书馆既面临投入不足的历史欠账问题,又面临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办馆水平的现 实问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适应办学规模扩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的实用型馆 舍设施和图书信息资源体系,更要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又要使资金投 入切实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图书馆建设一项需要长期投资、持续积累的基础工程,应逐步建 立图书馆建设投入的有效保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
2.4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积极学习借鉴普通高校成功的内部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实现图书馆治理自动化、标准化,读者服务专业化、高效化。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提高读者服 务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要配备相应的现代化设备,加强硬件建设。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提高的基础上,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 围绕科研课题、教学研究项目、教师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开展跟踪服务、科技查新、编制专 题文献、开发网络信息等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质量, 增加服务功能。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提高数字信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亚娜.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2] 唐旭利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22(4).
[3] 蔡维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4,(1).
[4] 陈越.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J].内江科技,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