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IntroductionToTheCourse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程资料-课程简介

一、建设现状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团队建设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我校所有计算机类专业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所有非计算机类专业全部必修,拥有较高水平的主讲教师5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训指导经验。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在推进之中。编写了部分适于课堂讲授的实训项目,以逐步推进以项目引导、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

    3.精品课程网站正在建设与完善之中,部分教学资源已上网。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材简介、参考文献及资料、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大纲、PPT教学课件、辅助课件、习题及习题答案、模拟试卷、部分实训项目等常规教学资源。

    4.主持并创建的教育博客(http://www.haokanbu.com/user/117626/)和博客群(http://www.haokanbu.com/group/534/)用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注册学生超过500人,博客访问量达近60万人次,在学院计算机信息系、人文社科系中产生较大影响。

 二、建设目标

    1.根据我院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分布及特色,结合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第2次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说明》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大纲,以打造精品课程为契机,以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高职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打下良好基础。

    2.改革2学时教师讲授、2学时学生上机练习的“2+2”传统教学模式,在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项目引导、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更多的难度适宜、紧扣教学大纲、体现专业和课程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训项目。以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易于实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采取由学生参与的、交互式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构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与氛围,为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一支稳定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团队,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4.科学设计、逐步建设功能强大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网站包含完整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辅助课件、习题及习题答案等常规教学资源,努力配备适量的企业开发案例及软件开发的规范化文档等拓展教学资源。网站包含大量课外阅读信息,配备留言板及答疑室等师生交流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等,学生不仅能同其熟悉的师生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相关链接,参与主讲教师的教科研网站。作业的布置、批改、答疑、辅导与考试部分通过网络实现,部分通过课堂实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减轻课堂教学学时的压力,而且通过师生交流平台进行师生的零距离辅导与教学,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5.建设微教学视频资源库,发表相关教研论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