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557-3603610 19155979320
机电工程系秉承“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围绕“注重实训职业氛围建设,课堂与实训融合,实习与就业融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定、融、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创特色专业建设,树立品牌形象,不断充实和提升各专业建设内涵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各专业配备了先进齐全的实验实训设施。与宿马工业园区以及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订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安徽省建筑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育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现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设有机械加工实习实训中心、汽车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轨道交通实习实训中心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机电工程系下设机电、建筑、汽车、轨道交通四个教研室,拥有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突出的双师型队伍,专职教师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人(其中教授1人),中级职称19人,双师型教师25人,先后有3名教师参加了境外专业进修和培训。从多家企业特聘多名业内知名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使学生在校就能掌握最新的生产与实践知识。全系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3项,教学研究项目10多项,发表各类论文近百篇。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管理经验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他们亦良师、亦益友,共同创建美好和谐校园。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介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投入招生,历经16年,经过多方努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具一定规模,师资与教学设备完善。毕业生服务在汽车维修、制造、销售等专业的相关岗位,深受企事业单位的青睐。2022年初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兼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等基本理论,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维修服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队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团队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目前本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共有专业教师12人,企业技术人员5人,专职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人,硕士学历者11人,副高级3人,高级职称比例占25%,双师型教师10人,占专职教师的83%。本专业有一支来源和数量稳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共有5名,其中2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
主要专业课程:发动机机械原理与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与检修、底盘机械原理与检修、底盘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汽车电气系统原理与检修、汽车网络系统检修、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与检修、汽车事故查勘与理赔、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汽车维修质量评审与检验、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美容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技术
校内实习实训条件:目前汽车实训基地面积近6000平米 ,设备300多台/套,价值1000多万元,分为汽车维修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发动机实验室、汽车电器实验室、汽车整形美容实验室、四轮定位实验室、变速箱实验室、汽修VR实验室等10多个实验实训室。
校外实习实训、合作共建基地: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并辐射安徽,自2008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招生以来,已经有10届毕业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毕业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和肯定,分别与宿州多家4S店有着多年的深度合作。其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杭州吉利、合肥蔚来、宿州一汽大众4S店、宿州奔驰4S店、上海大众宿州海昌4S店,宿州卡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店、芜湖奇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专业)
职业面向
面向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掌据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故障处理、运行维护等知识乃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技改的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识读机械图、电气工程图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具有机械产品、机电设备机械结构设计能力;
3.具有机电设备机械安装与调试、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4.具有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维护能力;
5.具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和一般性故障识别与维修能力;
6.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整机调试、故障处理、简单编程能力;
7.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程序开发、通信与网络连接、技术改造能力;
8.具有安全防护、质量管理、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运动控制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
实习实训环节:在校内外进行钳工、车工、钳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实训。在装备制造类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线运行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一、教学条件
专业建设有安徽省教育厅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安徽省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皖教秘高[2017]111号,300万),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建设。
此外专业还设有机电实训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普通加工中心)、电工实训、机械零件、自动化生产线、电焊、钳工、数控仿真、高、低压配电等七个实验室。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引导下,同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广中电子、宁波永佳电子科技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受到学生与家长的好评。
2017年“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安徽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皖教秘职成[2017]30号文件)荣誉。
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每年定期来校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尊贵奖学金”。
图1 发放“尊贵奖学金”
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突出,2017年与尊贵电器合作基地获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荣誉。与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校内实习生产基地——LED生产基地,即校中厂于2018年4月15已正式成立,并投入生产。
图2 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图3 产品调试
图4 企业生产剪影
图4 企业生产剪影2
图5 我系教师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
图6 我系教师为基层技术人员开展培训
图7校企合作交流与优秀毕业生回访
三、以赛促教
多年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设有国家级技能鉴定站,学生在校就可以考取三级技工证书。
我系专业教师近三年带领学生参加大赛一览。
2017年在芜湖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赛项三等奖;
2018年宿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项目三等奖;
2018年在合肥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赛项三等奖
2019年在合肥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赛项三等奖
2018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项目二等奖;
2019年在芜湖指导学生获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现代电气安装与维护赛项“三等奖”;
2019年在蚌埠指导学生获安徽省“苏滁杯”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19年在合肥获安徽省就业创业论文“三等奖”;
2019年宿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项目三等奖;
2019年在合肥安徽省第三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
2019年在芜湖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现代电气安装与维护赛项三等奖;
2019年在合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创新大赛机器人应用赛项三等奖;
图8 参赛教师与学生剪影
图9 学生训练剪影
四、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
五、学生培养
多年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受企业好评。
刘洋,1989年4月生,安徽阜南人,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宿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14年考入教师编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扎根一线教科研,于2018年辅导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块银牌,实现我省在该项目同时荣获两块银牌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打磨、总结,在专业发展和技能大赛上取得一定成绩:荣获界首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界首市优秀教师、阜阳市优秀班主任,阜阳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涂装二等奖、阜阳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阜阳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一等奖、阜阳市职业技能大赛汽车钣金工种第一名、阜阳市青年岗位能手、阜阳市技术能手、“颖淮工匠”、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阜阳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安徽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车身修复(教师组)一等奖、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2017年、2018年、2019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四银一铜的成绩,并获得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辅导教师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多才多艺的机电161班毕业生刘思远、王玉立主持企业春晚,丰富业余生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修业年限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301
修业年限:三 年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建筑施工、设计、管理、检验领域,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制图、BIM技术、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预算、工程测量、建筑法规、建设监理概论等。
就业方向: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装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基础建设部门、结构设计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监理、工程咨询、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实验员,相关岗位为监理员、资料管理员。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4名,双师型教师7名,近年来完成省级教科研项目9项。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以踏实、上劲著称,得到企业一致好评。
图1 施工标准化建设
图2 丰富的课余生活
图3 专业认知实习
图4 专业知识培训
图5 专业实习
图6 专业实习
图7 学习实践
图8 学习实践
图9 学习实践
图10 优秀毕业生(二级建造师)代表返校看望母校老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
职业面向
面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工业机器人传感、控制、系统集成、系统运维等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气控制、工业机器入编程、智能传感、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工业机器人系统装调、运维、集成、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仿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备识读机械图、电气图、电路图的能力:
2.具有电工电子器件选用、机械与电气装调、液压与气动控制、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安装调试能力:;
3.具有工业机器人单体编程、调试、现场及远程运维能力:
4.具有系统建模、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虚拟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数字化设计能力:
5.具有机器视觉系统搭建、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人机接口设置、制造执行系统运行、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能力;
6.具有智能传感选用、可编程控制器编程与操作、工业互联网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现场及远程运行维护能力;
7.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的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CAD技术、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电气控制与CAD技术、智能制造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
实习实训环节:在校内外进行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等实训,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生产应用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介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于2018年开始投入招生,历经4年,经过多方努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已具一定规模,师资与教学设备也基本完善。毕业生服务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制造、销售等专业的相关岗位,深受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维护、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销售等部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维修、检测、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等工作,具体岗位有:新能源汽车装配制造、电动汽车检测与技术管理、电动汽车维修与技术管理、新能源汽车营销等。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500602
专业名称: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
学制: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车辆机械、车辆电气、行车组织等知识,具备列车驾驶、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处置、车辆状态检测、车辆维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企业管理等工作的新工科城市轨道车辆应用的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系统检修、维护的能力
2、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检修、维护的能力
3、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维护的能力
4、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技术应用的能力
5、具有轨道列车多工况下行车的能力
6、具有列车牵引、制动、车门、辅助电源、信号、高压供电、服务设备等系统故障处理和设备、行车、自然、消防、公共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
7、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能力
8、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机械基础与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列车运行管理与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辆检修工艺及生产组织。
专业核心课: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列车故障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系统检修、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500606
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学制: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票务管理、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和调度、应急处置和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车站设备(系统)运用、列车运行组织与调度、车站管理与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设备运维、乘客服务、票务事务处理、客流疏导、行车作业和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设备的操作、监控及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
2、具有车站智能售检票系统运用、设备操作及票务处理能力
3、具有客运设备应用、车站运作、客流组织的能力
4、具有车站服务设施设备使用、乘客事物处理的能力
5、具有车站行车设备在中央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状态下列车运行组织的能力
6、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
7、具有生物识别、无感支付等数字化技术工具使用和管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防护、监控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站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英语、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素养
专业核心课: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城市轨道交通法规。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基础知识,面向汽车制造业的汽车整车制造人员、汽车零部件饰件生产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汽车装配、汽车整车调试、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开设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装调基础、汽车计算机基础、汽车网络技术基础、汽车专业英语、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质量检验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就业方向: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工作;汽车及机械制造企业,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工作及数控设备调试、维护与操作的工作;汽车制造企业或服务公司,从事汽车配件的管理工作;汽车及机电制造企业,担任生产车间(工段)或技术部门的技术管理工作。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掌握无人机应用、无人机维护、无人机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事无人机应用、维护、检修等领域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无人机飞行原理与环境、无人机操控技术培养与应用、无人机装配技术项目教程、无人机工作系统实用技术、无人机自动控制与智能开发、无人机检测与维修技术、无人机航拍及后期技术。
就业方向:无人机飞控手、无人机生产、组装、无人机测绘、生命救助、无人机数据处理、无人机产品经理、掌握各种型号无人机的操控;根据公司要求进行无人机组装、调试、维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