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3年校级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各系部:
为推进我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 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引导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根据《安徽省关于举办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决定举办2023年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能力比赛。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比赛时间
1、2023年3月,由系部组织初赛,具体时间由系部确定,参加校赛名单于4月15日前交校组委会办公室。
2、2023年5月,学院组织比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 组织机构
学校设立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具体成员如下。
主 任:连琦 陈东旭
副主任:赵开兵、宋斌、赵素华、丁上山、李进步、李斌、魏万杰
成 员:尹光明、邱铭、吴伟、张迎春、韩效辉、杜长强、黄青燕、刘芳、王莉、王龙江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成员如下:
主任:宋斌;副主任:尹光明、王莉、王龙江;成员:滕康开、陈旭、彭耀峰、宋坚瑞
三、比赛分组
比赛共设 4 个报名组别:
1、思政课程组: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的思政课程也可参赛。参赛作品应为思政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除思政课程外)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4、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 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具体内容先参照《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四、 参赛要求
1、思政课程组、公共基础课组、专业课程组内同一个专业大类均不得超过2件作品。
2、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3、参赛对象应为高职院校教龄2年以上(含)的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技能)课程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 50%以上。
4、参赛团队需结合参赛课程,提交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或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至少提交1个)
5、根据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终要求,组织院级教学能力大赛优秀作品参加省赛资格选拔。
6、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教学能力大赛,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赛。
7、各系部要做好参赛教师保障工作,将教师参加比赛及获奖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奖励、职称职务评聘以及各类人才项目、教学科研项目遴选和立项的重要指标。
五、比赛办法
根据报名情况评审组先组织初评,其后确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入围作品进入决赛,由组委会评出奖项。决赛阶段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实施报告、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回答评委提问(有关要求详见附2:“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组委会聘请相关专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 和教学团队现场表现,确定比赛成绩。
六、 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为校级比赛,设一等、二、三等奖,分别占本次参 赛作品总数的10%、20%、30%。一等奖,给予参赛团队绩效奖励6000元;二等奖,给予每个参赛团队绩效奖励4000元;三等奖,给予每个参赛团队绩效奖励3000元。所有参赛团队按照比赛要求计算工作量(公共基础课程比赛,每个团队每人不少于12 学 时;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每个团队每 人不少于16学时)。同时,对于按时按规定组织初赛,及时向组委会提供参赛材料,且材料规范详实的系部给予优秀组织。
七、材料报送
1、以系部为单位组织参赛队,比赛组委会不接受参赛教师个人报名。
2、各系部需在3月11日前将遴选名单报教务处,提交系部盖章材料,并在4月15日前将参赛作品材料报教务处。
3、各参赛系部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核对参赛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如: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参赛教师实际授课情况(包括线上教学)等。
2023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