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科技、国防法规等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本文就当前我国国防教育的现状,结合我校国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拓宽国防教育形式、如何深化国防教育内容、如何巩固国防教育成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讨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为高校如何更好的加强与开展国防教育寻求对策。
【关键词】国防教育 拓宽形式 深化内容 巩固成果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世界并不安宁。无论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素质养成、思想觉悟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发展乃至民族的昌盛。
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等院校试行国防教育,设立军事理论课。经过20多年的实践,这项重大举措受到普通高校的关注与欢迎,若干非试点院校也纷纷创造条件,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国防教育开始深入各大高校,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校自1993年与武警五支队建立共建关系以来,以共建为依托,在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统一安排;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纳入学籍管理,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落实,使我校的国防教育逐步实现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现已成立军事教研室、学生社团军事爱好者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教育成果显著。尽管如此,面对新的形势,国防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以下是我校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中的一点看法。
国防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其公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提高其政治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培育其公德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增进大学生体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锻造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其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是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其智力素质的重要补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国防教育的形式,不断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不断巩固国防教育的成果。
(一)拓宽国防教育形式
在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开展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取得应有的效果,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真正发挥国防教育的作用。
(1)国防教育应实行经常性教育
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单靠上几节教育课和听几次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广泛、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定期地经常地开展工作,实现国防教育经常性,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国防知识的惯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国防教育的目的。通过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报刊栏、广播站、计算机网络、电视等设施,充分开发校园的文化资源,推动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各院系都有自己的各种宣传设施,这就为经常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各院系可利用宣传栏开辟“国防园地”专栏,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及时向广大学生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法规等;目前,宣传国防的报刊、杂志已不少,有《国防报》、《国防教育报》、《国防》杂志等,各高校可订阅这些报刊、杂志,并利用报刊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把爱国主义和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防精神作为宣传的主旋律,向广大学生不时地宣传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实时报告国内国际形势。我校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结合新生军训开展国防教育工作,首先对新生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然后配合学校各项活动,不间断地穿插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为了增强国防教育效果,我校除邀请空军指挥学院上军事理论课外,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部队英模、退役大学生做报告,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纪念馆等国防教育场所,开展警营一日活动、国防教育活动、图片展览活动、征兵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国防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经常性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使国防教育更加深入扎实。
(2)国防教育应采取集中性教育
开展集中性教育,即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集中教授包括军事发展史、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我国的国防史、国际军事形势、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等在内的军事理论课,满足广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和国防知识的需求。其主要途径是通过与学生军训结合,集中系统地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习和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我军军队发展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吸取历史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高尚情操。实践证明,在大学新生入学之际,结合军事训练对他们进行集中性的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强化作用。
(3)国防教育应借鉴多媒体教育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资源的普及,各种知识通过便捷的网络可以轻易的获得。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我们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取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教育。网络上各种国防教育门户网站,有着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当代大学生又对网络相对依赖,新颖的网络教育方式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国防知识的新平台。我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搞好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丰富,广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增多,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此学生处武装部充分发挥社会传媒、信息网络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国防教育。组织学生经常上国防教育网站,如中国国防资讯网、国防在线等,了解军事动态、学习国防知识,有效地开展征文、竞赛、演讲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网络视频,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举办电影展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拓宽学校国防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二)深化国防教育内容
国防教育是在全国公民中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时事政策教育,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新阶段,为深化国防教育,应采取三个结合:即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征兵宣传相结合、国防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1)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相结合
军训作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具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为此我校在学生军训中,始终把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军训的特殊功能:一是发挥部队的示范作用,军训由部队派出的官兵担任教官,教官的军人气质、军人作风、军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武装警察部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传统是大学生受教育的直接材料。在军训前,请武警教官讲要领、做示范,用部队严格的纪律和标准的军姿来教育感染学生;军训中,邀请武警北京总队第五支队的仪仗队、护卫队、防暴队、硬气功队来学校做军训表演,用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来鼓舞学生;军训后,组织学生到部队参观,参观部队荣誉室,观看部队操场和战士内务,体验军营一日生活,使同学受到直观形象的教育。二是发挥文化生活鼓动作用。为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调动大学生参训积极性,在军训期间把文化娱乐活动贯穿于军训全过程。学校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地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使广大学生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军训中去。学校创办了《军训简报》,大力宣扬训练中的好人好事及好的做法,编写了《绿泓》,总结了军训经验,表彰了先进个人和单位,开办了《军训之声广播台》,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积极开展唱歌、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调动大家的练兵热情。同时,学校还举办了《绿色旋律》文艺晚会、中秋节文艺晚会、官兵同乐文艺晚会,开展教官与大学生、教官与辅导员的篮球和足球比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既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国防教育与征兵宣传相结合
从高等院校中征集优秀大学生入伍参军,已经逐渐成为部队征兵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部队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大学生中征集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入伍参军,成为英勇战士的一员,是直接参与国防的方式。通过对征集大学生入伍的宣传工作,可以激发广大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操,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我校在每年的征兵活动中,广泛开展征兵宣传,邀请上级征兵办工作人员到校进行现场咨询活动,在为大学生解答征兵问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国防教育课,让大学生了解入伍参军的重大意义,坚定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国防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学生社团是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这一有效载体,为社团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加强对学生国防教育社团的领导,组织好特色社团,创办好有关国防教育的刊物,对社团成员进行深入的国防教育,使社团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通过社团将国防教育融入到校园的文化生活之中,定期介绍军事科技动态,组织社团成员进行持久性的宣传,使国防教育的传播形成由点及面的良好态势。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克校长认为:课外活动计划不仅成为了对学生的有益的服务计划,而且成了教育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即使是运动队、学生报纸、戏剧组织或音乐团体,也都是为了克服教育的某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雨后春笋般的学生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却鲜见国防教育类的社团及其活动,这是一个需要并且可以加强的地方。
(三)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国防教育,重在巩固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熟悉战争谋略,学习领导方法和艺术,并能从战略高度去观察、分析、设计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使大学生的智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培养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作风养成。通过军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军事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排、连的集体形式的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国防教育的这一系列作用,只有通过巩固提高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巩固提高就至关重要。
(1)通过考核的形式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专业文化课一样,可以通过实行考试来考核国防教育的效果,以此来巩固国防教育的成果。在学生军训后期,军事理论课教育已经接近尾声,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质量,可以组织军事理论课考试,考核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知识的程度,达到巩固国防教育效果的目的,促使学生强化记忆,以此达到增强国防意识的效果。
(2)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国防教育的过程是很乏味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巩固国防教育成果。搭建国防教育平台,开展以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为目的的知识竞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设计国防教育专栏、专题节目,对知识竞赛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平时宣传不断线、集中宣传有声势、重要时机有高潮,营造积极参加国防知识竞赛、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国家安全意识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学习强化国防知识,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国防教育成果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利用“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开展一些有特定内容、富有特定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举办主题班会、报告会、座谈会、国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针对有的学生国防观念不强,国防意识淡化的问题,还可以开展“国防在我心中”、“警营一日”、为烈士军属做好事、参加国防教育文艺会演等专题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广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爱国情感和学习动力,巩固和升华国防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