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812
网站首页| 学报| 教学管理平台| 访客系统|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Latest News

首页>新闻资讯>毛泽东送书12则——历史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毛泽东送书12则——历史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发布时间:2016-04-03 09:31阅读次数:

伟大领袖平生喜欢读书,也喜欢送书。

    笔者今将所收集的伟大领袖送书事例(目前仅得12则)整理于此,也算是个不完整的资料。

 

        一、1933年,送彭德怀两本列宁的书 

一本是《两个策略》,另一本是《反对左派幼稚病》。

这两本书都是在打福建漳州时从漳州中学得到的。毛在送前一本时,用铅笔写了一句话:“此书要在大革命时期读着,就不会犯错误(大意)。”在送第二本时又写了一句话:“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

对于毛的这两本赠书,彭十分珍惜。长征中,彭把许多东西都扔了,惟有这两本书一直带在身边,随他翻雪山,过草地,一直到达陕北吴起镇。

直至193510月底至11月初,被手下人清理文件时烧了。几十年后,彭在他的自述中还说我当时真痛惜不已。

     但是,毛为什么要送这两本书给他呢?无疑,毛认为彭这个人有“左派幼稚病”。但当几十年后,毛自己搞了无数的“左派幼稚病”,却说彭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头子了。

 

     二、1938年在延安凤凰山下的窑洞里,送罗瑞卿两句话一本书 

两句话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一本书是:《后汉书 班超传》。

但那两句话并不是出于《班超传》,而是出自《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

罗的女儿说他父亲似乎一辈子也没搞清这两句话的意思。为人处世怎么能够水不清,一旦清又如何能够做到不至清。也搞不清毛这是在表扬还是是批评,一直以为是表扬的成份多呢。

直至196512月罗在上海挨整,罗又想起这两句话来,也是越发搞不清。

 

      三、庐山会议上,让张闻天读枚乘《七发》 

毛在大会讲话批判张时感沛激愤,妙语如珠:“你害的病,与楚太子相似。如有兴趣,可以一读枚乘的《七发》,真是一篇妙文。你把马克思主义的要言妙道通通忘记了,于是乎跑进军事俱乐部,真是文武璧合,相得益彰。现在有什么办法呢?愿借你同志之笔,为你同志筹之,两个字,曰:‘痛改’。承你看得起我,打来几次电话,想到我处一谈。我愿意谈,近日有忙,请待来日,先用此信,达我悃忱。”

极尽嬉笑怒骂、讽刺挖苦之能事。

对于枚乘的《七发》,毛历来很欣赏。会后又指示将此文印发给与会者。

 

      四、庐山会议上,送周小舟丘迟《与陈伯之书》
    张闻天曾是毛的政治对手。毛想起往事,早忘了张在遵义会议上对他的支持,早忘了他曾一再称张为“明君”,一再说他是不争权的。毛对张几无感情所言。

    但周小舟与张不同,周曾是他的秘书,以往毛对他也是比较喜欢的。所以,毛想“挖墙角”,将周从彭的阵营中分化瓦解出来,所以特地派人给周送书,并附有一信:

周小舟同志: “迷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几句见丘迟与陈伯之书。此书当作古典文学作品,可以一阅。“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嫌[疑],魏看待之若旧”,两个故事,可看注解。
                                               毛泽东八月一日夜十时
   
 如克诚有兴趣,可给一阅。

毛以汉文帝刘秀、魏武帝曹操自况,希望小舟啊,你就“迷途知反”,“不远而复”,我老毛保证“不以为疑”,“待之若旧”。

这一类封建君王的把戏,毛玩得惯熟。

谁知道小舟竟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回绝了他。

在小舟的心中,或许应该“迷途而返”的人,不是我呀,而是你。

 

五、1966年,毛选定林彪为接班人,让林读《三国志郭嘉传》

郭嘉是曹操谋士阵营中最年轻的一位,且最有奇谋,屡建奇功。曹操本来希望郭将来能辅佐自己的儿子的。谁知道郭竟英年早逝。毛让林读此篇,难道不是告诉他,我并不是真正将你作接班人,而只是希望你将来能辅助我的儿子的。可毛一个儿子死了,一个儿子有精神病,所以他并无儿子可继,那么他要林辅助谁呢?不就是江青吗!可惜林没有理解毛的意思。

 

 六、1967年一月,毛让刘少奇读三本书 

1967113晚上,毛刘在人民大会堂见了最后一面。毛推荐给刘三本书: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主义》、狄德罗写的《机械人》、《淮南子》。对于前两本是特别推荐。两人会面时间不到一小时,毛将刘送到门口跟他握了手,还叮咛:“你要好好学习”。

可怜的老刘当了真,一回来就到处找这三本书,结果只找到《淮南子》,其它两本“机械”的都没找到。

你说,毛让读这三本书,究竟是啥意思?尤其是那两本外国人写的“机械”的。

真是高深莫测,不可理解啊!

依我看,毛的意思就是叫你不要太“机械”。也就是要刘超出常规常理,低三下四地承认错误,低头认罪。你老小子要还是那么“机械”地认为自己没什么大错误,还是认为只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那就莫怪我对下杀手。

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刘的最后机会。如果刘当时能没脸没臊地认错求饶,说不定也能感动上帝。

 

七、1972年,毛让许世友读《汉书周勃传》

19721212,八大军区军区司令对调,毛将许世友从后排招呼到前排,对他说:“汉朝有个周勃,是苏北沛县人,他厚重好文。《汉书》有《周勃传》,你们看看嘛!”又说:“你也是少文吧?你就做周勃吗?”

许对此话还是认真的,一回来就找这本书看,以为是要让他在毛身后做对抗太后,“安刘”之大事。

其实,周勃除了安刘外,最终却因谋逆之罪坐牢致死。

毛让许做的是哪一个周勃呢?

 

八、1972年,毛送两篇古文给周恩来:《史记 汲郑列传》与《晋书  桓伊》传

当初,刘少奇倒台,毛选林为接班人,受委曲的是周恩来。八届十一中全会时,周恩来告诉陈毅要让林彪接班,陈吃惊地说:“怎么会是他呢?应该是你嘛!”现在林又死了,仍然不选周,却选了个王洪文,让周放下这张老脸去侍候一个“儿童团”。毛料定周会有怨气,精选这两篇屁文让他看,其实就是让周识点相。周恩来何等之人,自然知道毛的心术。

九、与送书周的同时,毛让王洪文读《后汉书刘盆子传》 

毛将王洪文调到北京来,放在自己身边,培养他。但王的根基太浅,品性太差。有一次毛与他讲张勋复辟的事,可王连张勋是谁也不知道,还反过来问毛,辫子兵是怎么回事?毛没好气地对他说你自己去查。

所以毛才让王去读《刘盆子传》。

刘盆子名义上是西汉末年赤眉军的领袖,其实是一个世事不知的乡村童子。毛让王读此书是要告诉他,你其实就是一个刘盆子,你要不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我就宰了你。

 

十、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送给他一套《楚辞集注》

十一、19719月下旬,李纳结婚,毛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19月下旬,李纳在江西结婚,毛派人送去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天哪!39卷!即使读到头发白了,也读不完啊!

女儿在艰苦的地方劳动锻炼,你送点吃的、穿的、盖的都很好啊!

女儿新婚,你送上两条绸被面或是一对凤凰戏牡丹或是鸳鸯嬉水的绣花枕头也好啊,多温馨呀!难道你还怕你的女儿变修了不成。不有你罩着呢!

最好还是送点人民币。你的稿费多着呢,难道真要交党费。

再说你自己读过几本马恩呢?

 

十二、送给儿子的书

在延安时毛曾两次寄书给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毛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

毛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其中有“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除了几本人文史地哲外,大部分都帝王将相。

这大概是伟大领袖一生中唯一不带政治目的的送书了,毕竟对象是自己的儿子啊!

 

以上送书12例,除了给自己的儿子、女儿,还有一次给日本人的外,其余的9次都是送给自己的同事、战友或部下:刘少奇、周恩来、林彪、彭德怀、张闻天、罗瑞卿、许世友、周小舟 、王洪文。

都是政治目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