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812
网站首页| 学报| 教学管理平台| 访客系统| 加入收藏

科技服务

Technology services

首页>科技服务>专家教“养兔盲”如何养兔

专家教“养兔盲”如何养兔

发布时间:2012-06-06 00:30阅读次数:
一、兔盲,是指养兔者的盲区

  首先,要分清淡季、旺季同低谷、高峰的区别。什么是淡季?业界知道:流通商在冬季收购并囤积了大量的獭兔皮,要急于在春季出手;而不急于收购。还有,流通商误认为春季的兔皮没有冬季的好就更不急于收购了,甚至不收了。这就形成了收购淡季。所谓旺季是指秋末冬初,收购商倾巢而出,撒网式四处收购,又形成了收购的旺季。

  由此可见,淡季和旺季,是一种正常的良性循环;是兔业好形势的表现。而低谷和高峰则不同。所谓低谷,就是兔子不值钱了,很多养兔人会倾家荡产,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地杀兔倒笼,不养兔子了。所谓高峰,就是一哄而上,听说养兔能赚钱,你养我也养,或见兔就是种,盲目上马,结果呢?不是没有销路,就是上当受骗,又被迫一哄而散!这种三年一低谷,四年一高峰,是一种不正常的恶性循环。这就是淡季、旺季同低谷、高峰的本质区别;可悲的是,兔盲们不明白这个区别,把良性循环的淡季,看成是低谷,把流通商不愿收春皮看成是没有销路,有的忍痛低价卖皮,有的还杀兔倒笼;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应当指出:正确的做法是在良性循环形势下,淡季养兔,旺季卖兔,换句话说:春夏养兔,秋冬卖兔;在恶性循环形势下,你就低谷末期养兔,高峰初期出售。做到这一点,需要信息、智慧和胆略。必须防止那种旺季养兔、淡季卖兔或高峰养兔、低谷宰兔的错误做法。

  二、流盲,是指流通商的盲区

  要明白养殖和野生有没有季节性区别。先说养殖:有人认为:春夏季的獭兔皮毛差,秋冬季的獭兔皮毛好。岂不知,这是一个盲区。有事实说明:21年前的1986年9月,延安某獭兔养殖协会宰杀了一批由5、6、7、8月份即春夏季生长的商品兔,向北京某裘皮厂交售了2054张獭兔皮,由于都认为春夏季生产的兔皮毛不好,卖不上好价钱。恰恰相反,该厂给价每张6元;相当于今天的60元。该厂用这批兔皮制作的獭兔裘皮服装,以一件170-190美元的价格打入了美国市场,相当于今天的万元以上。用事实说明了春夏季养殖的獭兔皮毛和秋冬季一样好。

  有人问:南方气候热,养獭兔能保证质量吗?也有人问:北方气候凉,是不是比南方的獭兔质量好?其实,这也是一个盲区。事实是:养獭兔,南方养出了品牌、养出了规模、养出了优势,而北方尚有一定差距。这些事实,不论从过去还是今天,都证实了凡是养殖的獭兔,其皮毛质量没有季节性区别,只有野生动物才有季节性区别。其次,流通商的盲区解决了,那种淡季压价的根据也就不存在了。

  还应该注意两点:其一,在出售商品兔问题上也有盲区。有人说:我的兔子三个半月就达到5斤,就能交售了。切记:重量够了,被毛密度还不够。如果长足5个月,这种兔子不仅被毛密度好,个体也大,更能卖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呢?其二,在收购旺季,有的流通商对3市斤的小兔也收购取皮,这种作法,不仅违反动物福利,也违反取皮要求,其直接后果是断送销路,失去市场。

  三、行盲,是指行业误导的盲区

  我们不能要求媒体对养兔行业了解得很全面,事实上,也不可能了解得很全面。因此,有些媒体不了解淡季、旺季和低谷、高峰的区别,只能跟着兔盲说什么低谷来临。他们也不了解野生动物皮毛有季节性特性,养殖獭兔没有季节性特性,也只能跟着流盲喊叫春天的獭兔皮被毛不好,冬天的被毛好,似乎春夏季压价有理。这些盲区,通过行盲的媒体传播,其危害性更大。其次,行盲也有一个特点,他们的信息来源:一是听,二是看,三是凑。其效果大多是只见表面,不见本质;他们用行盲的目光去报道,其结果必然是误导。

  随着近几年獭兔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养殖形势也在逐渐转好,目前肉兔业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兔肉需求量越来越高,兔肉价格不断攀升,09年价格更是达到了高点。一直低迷,不被看好的毛兔养殖在09年也发生了较大转机,兔毛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前几年的低迷,导致存栏量急剧下降,目前最让收购商头疼的是:兔毛紧缺。需要提醒的是,加大兔毛产品开发的科技含量很重要,让毛纺织品向衣架子靠近的速度加快,这点毛兔业人士仍需继续努力。对部分急于见效的毛兔养殖户来说,也可选择养殖皮肉兼用的獭兔。

  四、色盲,是指看问题的盲区

  要知道色盲的种种表现:一是谁都不相信。这种人有一句习惯语言:都是骗人的!岂不知,世上还是好人多;二是他什么都懂,岂不知,隔行如隔山,必须不耻下问。这种人,是名副其实的小事看不上,大事干不了;三是想赚大钱。岂不知,养兔业是微利产业,要有平常心态。用行话来说,是赚商品钱,不是赚炒种钱;四是想卖种。种兔二字,是有标准的:一是质量标准,二是重量标准。同时,还有法律标准,得有省级畜牧兽医部门验收,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否则就没有资格供种;五是挑西瓜。这种人就是西瓜地里挑西瓜,挑得眼发花,再加上他兔盲的无知、色盲的态度,结果,他什么信息也没有抓住。凡是遇到这种人,我们劝他不要养兔。

  五、法盲,是指对法律无知的盲区

  应当明确,社团法、畜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是依法治兔、依法保护从业者合法权益的针对性法律,是为兔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法律保证。法律保证的直接效果是,使更多的兔业从业者不会上当受骗、惨遭倾家荡产之苦,可见,造假,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不打假,就没有和谐可言。

  2006年以来,中国兔业开展了深入的兔业打假,不仅受到业界广泛支持叫好,也受到上级主管和执法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有极个别人对此不理解,说什么真的假的,能卖兔皮就行。应当肯定,这是一种糊涂观念,也是法盲的表现。能卖兔皮就行,要明白:为什么能卖?这是由于全世界对獭兔皮逐年需求的大气候所定,而不是哪个人的“忽悠”所定。

  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大气候,也就是国内外市场不需求獭兔皮,谁还能卖得了?兔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个大气候,又抓住了人们想卖兔皮的心理,敢冒违法之大不韪,制造假标准、推销假种兔,实在是骗你没商量!我们国家出台的法律,就是要求依法经营,有序发展。还应该明白,对违法者的无视,就是对受害者的无情。

  兔盲、流盲、行盲、色盲和法盲,都是兔业盲区,它不仅给兔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也为不正当竞争制造了行骗机会,只要大家努力学习相关法律,加强互相交流,就能正确识别盲区、消除盲区;盲区消除了,你就不会走弯路,更不会上当受骗。盲区消除了,兔骗子将无机可乘,养兔业才会有序、和谐发展,才能为你创造一个安全的养兔环境,促使你养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