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杂交(二元杂交)
此法简单,只需一次配合力测定,但杂交亲本要不断地补充,需要经常维持一个数量较大的纯种母畜群供种或引进杂交亲本,成本较大。只能利用仔畜的生长、育肥性能方面的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杂种母畜在繁殖性能方面的优势。
二、三元杂交
用1个品种或品系的公畜(禽)与另两个品种(系)的杂种母畜(禽)交配进行商品生产的杂交方式。其杂种优势率整体高于二元杂交,杂种母畜作亲本时,可充分发挥母畜性能的杂种优势,加之第二次杂交,后代又获得生活力与生长势等方面的杂种优势。第二次杂交时,利用大量杂种母本繁殖,少养纯种,节约成本。以猪为例,子一代母本产仔数的杂种优势率为8%~10%、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的母本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1%~13%和10%~16%。
三元杂交的生产组织比较复杂,需要维持三个纯系,两次配合力测定。一次是杂种母畜的两个亲本间以繁殖性能为重点的配合力测定;另一次是第三个种群与杂种母畜间以育肥性能为重点的配合力测定,成本较高。另外杂种公畜(禽)的繁殖优势没有表现和利用的机会。
三元杂交应注意品种的选择与组合,使三个品种(系)不同性状相互取长补短,最关键的是确定第一父本和第二父本。三元杂交主要用于肥猪生产,目前,各地畜牧业生产中都在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优杂交组合,以使获得最大的杂种优势。例如,北京地区选出杜×长*北的杂交组合(即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北京黑猪),上海筛选的杜×长*太(杜洛克猪、长白猪、太湖猪),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杜×长*大(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效果较好。
三、双杂交
两个品种或品系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在两杂种间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用畜禽的杂交方式。目前主要用于鸡的配套杂交。先用高度近交建立近交系,然后采用低度近交保存近交系,同时进行近交系之间的配合力测定,选出适合作父本和母本的单杂交鸡,分两级生产,第一级是生产父本和母本的单杂交种鸡,第二级是生产双杂交的商品鸡。
双杂交商品鸡生活力强,生产性能高,表现出较高的杂种优势,如德国的罗曼褐壳蛋鸡普配套系,美国的海兰褐壳蛋鸡配套系、爱维茵肉鸡配套系、爱拔益加肉鸡配套系等,它们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有力地推动养鸡业的成熟和发展。
双杂交的遗传基础更广泛,同时利用了杂种公、母畜(禽)的杂种优势;一代杂种配种力强,可以少养多配,使用年限延长;利用大量的杂种繁殖,少养纯种,节约成本;制种和商品生产同时进行,二元杂交后代不作种用者,进行商品生产也可获得较好效益。双杂交涉及4个品种或品系,杂交的组织工作更复杂些。家禽的世代间隔短、繁殖力高、建系较容易,同时保持几个纯种群相对容易,采用双杂交的比较多,大家畜如牛、羊等采用的较少。
四、轮回杂交
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逐代轮流参与杂交,各世代的杂种母畜,除留一部分再与另一品种杂交繁殖外,其余杂种母畜和全部杂种公畜都进行商品利用方式。
1.轮回杂交的优点
①除第一次杂交外,母畜始终都是杂种,有利于利用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
②对于单胎家畜,繁殖用母畜需要较多,杂种母畜也需要用于繁殖,采用此方式最合适。单杂交不用杂种母畜繁殖,三元杂交也需用纯种杂交以生产新的杂种母畜,对于繁殖力低的家畜不适宜。
③每代只引入少量纯种公畜,或利用配种站的种公畜,不需要本场维持几个纯繁群。
④每代交配双方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始终能产生一定的杂交优势。只要杂交用的纯种较纯,种群选择合适,所产生的杂种优势不一定比其他方式差。
2.轮回杂交的缺点
⑴代代变换公畜,即使发现杂交效果较好的公畜也不能继续使用,要到下一轮才能使用这个世代的公畜。在养猪业和养禽业中广泛应用,但需要有完善的种畜供应体系作保证。可以几个畜牧场饲养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公畜,需要时进行交换,以提高公畜的利用率。
⑵配合力测定交困难,特别是第一轮回的杂交,需要首先生产供测定用的杂种母畜。只要杂交方案不变,以后的轮回不一定都要作配合力测定。
五、顶交
用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母畜群不是近交系,生活力和繁殖力都不差,但一般都不纯,后代易产生分化。这就要求杂交用的父本高度纯化,并在主要性状上基本上都是优良的纯合基因。顶交不仅是一种生产商品畜禽的杂交方法,而且还可以纯种繁殖。(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