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812
网站首页| 学报| 教学管理平台| 访客系统| 加入收藏

科技服务

Technology services

首页>科技服务>绿头野鸭养殖技术简介

绿头野鸭养殖技术简介

发布时间:2014-12-15 15:05阅读次数:
 

绿头野鸭养殖技术简介

绿头野鸭又叫大麻鸭、大红腿鸭、大野鸭,从美国等地引进。其本性好动,喜群居,既可放养,又可大群圈养。成年雄鸭体长5060cm,体重1.21.4kg,雌鸭体长5056cm,体重1kg左右。绿头野鸭80日龄开始飞行,160日龄开始产蛋,每年25月、812月是野鸭的产蛋高峰期。

绿头野鸭从出壳到成鸭出栏不用打防疫针,成活率达95%以上。其适应性强,对饲养环境要求不严,无论是旱地、小溪、江河、鱼塘都是养鸭的场所。生长快,饲养周期短。一般70天左右就可上市出售,体重达1.4kg。野鸭饲养成本低,从出壳到肉鸭上市每只平均耗料4.5kg,效益较高。

1、外貌特征

绿头野鸭的蛋外形似家鸭蛋,蛋壳多青色、白色,平均蛋重为57g,孵化期2728d,孵化温度和方法与家鸭蛋一样。

雏野鸭出壳时背部绒毛黑褐色,并夹杂一些淡黄色斑点,腹部绒毛稍带黄色,嘴与脚呈黑黄色,平均每只重40g,出壳绒毛干后即能觅食饮水,活泼好动。

成年雄野鸭头颈绿色,有一狭窄的白色颈环,与深棕色胸部分隔开;在休息时,折叠的翅膀形成一个深色界线,与灰色背和体侧分隔开;臀部与尾部黑色,尾羽外周点缀白边。夏季雄野鸭的羽毛有短时退色,变成近似雌鸭的羽色,经过1个多月后又复原。

成年雌野鸭是棕色羽毛,头与腹部较淡,身体夹杂黑色斑点,尾羽亦点缀白色。

无论雄或雌野鸭两翅膀上均有蓝色闪光的翼斑,其前后均有白色镶边。这也是品种特征之一。鸣声和家鸭一样,但没有家鸭那样嘈吵。

野鸭体形比家鸭轻盈得多,其腹线是与地面平行的。性情活泼,两腿有力,善奔跑,游泳潜水灵活,翅膀较家鸭长,善飞翔。经历数年饲养、数代繁殖及生态环境变迁,都未能减弱飞翔能力,没有就巢性,故需人工孵化及育雏。

2、生产性能

绿头野鸭适应粗放的饲养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如养在竹木简易棚舍中,1个月存活率高达98%,种野鸭也较早熟,最早160日龄可见蛋。年产蛋100枚左右。以全年来计产蛋量上半年占65%左右,种野鸭以公母配比1:6时,种蛋受精率可达90%以上,炎热的78月份可达85%,可全年孵化育雏生产商品野鸭。冬季亦产蛋,不像某些珍禽有明显繁殖季节。如以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各85%,育雏率95%计算,一只母野鸭一年可繁殖小鸭70只左右。若加强饲养,产蛋量仍可提高。

商品野鸭4周龄体重平均达到445g,耗料1081g9周龄达到1167g,耗料3120g,一般6070日龄可上市,全期料肉比3.21。此时期宰杀加工,肉质鲜嫩,肉味较好,全净膛屠宰率可高达87.5%,脂肪很少。

 

3、孵化和育雏

绿头野鸭的种蛋孵化期为2728d,新出壳的雏鸭体质强弱不等,可根据大小分群饲养。育雏前,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可用5%的烧碱水或3%的来苏儿水进行喷雾消毒,垫料干燥无霉变。育雏温度13日龄保持在242746日龄保持在2526;710日龄保持在24251120日龄保持在1719。育雏密度以1520/m2,室内湿度在80%为宜。

对出壳的雏鸭身体喷点细雾水,以便自己整理羽毛。先饮水后给食,做到整日舍内不断水,开食时可用塑料薄膜铺地,将小米饭用凉水淘洗除黏,拌上有腥味的饲料如鱼粉等饲喂,10日龄前每日喂5次。25日龄前宜少放盆自行水浴,时间在35分钟,不宜太长;30日龄后可自由放盆水浴或到池塘放养,以满足绿头鸭野性喜水的需要。

4、饲料投喂

人工饲养绿头鸭的饲料日耗量为:1日龄~30日龄平均给料403060日龄给料100g6070日龄给料150g,从出壳到肉鸭上市,每只平均耗料4.55kg

绿头鸭的野性较强,给料要考虑到品种多样化,以满足其食性的匀惯需要。每日中午和晚间饲喂的饲料应拌些鱼粉。每50kg配合料加禽用多维素5g,微量元素50g,并给占日粮重量2030%的青饲料,但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

饲料配比:⑴021日龄:粗蛋白19%、粗纤维3%、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950、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120国际单位、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300毫克、钙0.8%,磷0.4%;⑵28日龄~56日龄:粗蛋白16%、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750、维生素A33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1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E200毫克、维生素K3150毫克、钙0.7%、磷0.34%;⑶63日龄~70日龄:粗蛋白12%、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600、维生素A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75国际单位、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K386毫克、钙0.7%、磷0.34%;⑷种用鸭:粗蛋白18%,粗纤维2.5%、代谢能每千克(千卡)2850、维生素A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国际单位200、维生素E400毫克、维生素K3300毫克、钙2.75%、磷0.6%

绿头鸭的育成期(3170日龄),要扩大鸭群运动场地,坚持室外饲喂,保持饲料新鲜和水质清洁,舍内常换垫料,干燥卫生。育成饲养密度为1011/m2为宜。

5、管理要点

⑴择水源充足、水质良的山塘、水库或河沟边缘缓坡的地方建场,水量不需很大,有清洁流动水源最好。

⑵采用平面育雏,每小栏分隔约2m2,可放养6080只雏鸭,放足垫料,上面吊挂保温灯。小野鸭也有睡觉扎堆习惯,因此出雏数日内要注意防止压死或闷死。垫料勤换,保持清洁干燥。一周后注意调整密度,随着日龄增加,可逐渐合群饲养。

⑶雏野鸭爱戏水,一周后便可放水,一般在食后进行,根据气温及日龄可逐步增加每日放水次数与时间,放水后注意让鸭羽毛干后再回舍。

50日龄开始鸭翼羽已很长,开始学飞,注意检查围网是否牢固,防止逃失,围网及天网孔3×3cm,天网距水面高度不要低于2m,便于驱赶与捕捉。

70日龄后按公母比例1:6选留种鸭,种鸭日耗料平均103g。产蛋期注意调整饲料蛋白质含量及钙、磷比例,以达高产稳产,或者改用蛋鸭专用饲料,并在鸭舍内设产蛋区,垫上净洁干草,训练种鸭在此产蛋,保持种蛋洁净卫生,以利孵化。

6、疫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鸭场内外不宜饲养其他家禽,禁用霉变饲料及霉变垫草,以防发生霉菌中毒。

平时常用穿心莲、金银花等熬汤拌食饲喂,可减少野鸭发病,还要做好舍内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舍内通风和透光。免疫注射要避开产蛋旺期,对1月龄的雏鸭可注射一次鸭瘟疫苗;种鸭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鸭瘟疫苗注射。1月龄雏鸭易感染禽霍乱,在产蛋高峰期前,给每只成鸭注射2毫升禽霍乱弱毒菌苗,如发生禽霍乱,要及时用青霉素5万单位、链霉素5万单位混合肌注,每天2次;如用1kg穿心莲干草煎水供500只成鸭饮用也有良效。春季易发生曲霉菌病,可给每只雏鸭口服制霉菌素35mg,并用0.1%硫酸铜溶液作为饮水,有良好疗效。(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