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通知公告

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胡锦涛:希望青年学生德才兼备保持个性

胡锦涛:希望青年学生德才兼备保持个性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11-04-24阅读次数:

胡锦涛:希望青年学生德才兼备保持个性

陈东旭选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4日电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地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时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互相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胡锦涛: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

2011年04月24日13:27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中新网4月24日电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胡锦涛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胡锦涛指出如下四个“必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设计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系统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系统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要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能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胡锦涛表示,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促名师、育英才、创一流。

胡锦涛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胡锦涛指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