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通知公告

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2-15阅读次数: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1317号)和《中共宿州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宿办发〔201324号)精神,推动我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结合我院实际,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各系部处室、各院属单位要把学习贯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

一要全面把握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切实做到以真学促真懂。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必须全面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广泛凝聚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始终做到与党中央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

二要以讲话精神武装全院各级干部头脑,切实做到以真信促真用。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保持一致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开阔发展视野,凝聚发展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路径。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大力反对“四风”,切实做到点燃激情、提升效能,提振全院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执行力,不断开创学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以讲话精神引领学院改革、建设与发展,切实做到以真抓促真改。院属各单位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善于运用讲话精神研究解决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善于运用讲话精神解决学院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我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善于运用讲话精神破解党的建设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振精气神,传播正能量。

二、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

总体要求: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与经常学、扩大学习覆盖面与增强学习系统性相结合,推进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把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主要工作:

1、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后,通过召开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各党总支集中学习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

2、把讲话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中心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集中学习研讨。

3、开展理论宣教活动。依托“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大讲堂”,邀请宿州市讲师团、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辅导。工会和团委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组织青年志愿者下乡宣讲等形式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4、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我院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贯穿始终,更好地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向基层延伸。

5、及时收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集结成册,供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把讲话精神充实到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中去。

6、开展“一把手讲党课”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基层、入人心。

7、适时举办交流研讨活动,深入开展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和解读,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将适时召开座谈会和理论交流研讨会,推动全院学习贯彻工作深入开展。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浓厚氛围

总体要求: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学院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宣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强法制建设、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从严治党等当面的重要论述,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

主要工作:

1、加强宣传。组宣人事处和院团委要加强策划、精心选题,利用校园网、墙报板报、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学院广播站等传播手段,开设专栏专题,进行相关动态报道、深度解读报道;注重以新颖的视角、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推动讲话精神进处室、进课堂、进头脑。

2.加强典型宣传。深入总结和宣传院属各单位在学习贯彻中创造的好的经验、好做法,大力开展优秀党员、文明宿舍、先进班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宣传评比活动,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四、全面深入贯彻,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学院各项工作开展

1、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首先把关系学院事业长远发展、与学院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的至关重要的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作为制定、修改与完善的重点和今后一段时期建设的主要内容,做到制定一个,成熟一个,落实一个,着力解决有关制度缺失的问题。制度政策制定后要严格执行,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其次要科学规范,保证质量。制度本身要具有科学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统筹兼顾,形成体系。重点要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实现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合法性与协调性,避免制度冲突;三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既要体现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更要重视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具有前瞻性;四是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学院利益的关系,克服利益误区、破除认识盲区,站在全局高度、战略高度对学院制度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2、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我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贴近区域产业发展,积极为区域先导产业发展服务;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改的切入点,建立适用不同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按照不同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的要求,对管理制度、信息反馈、评价和考核等体系进行改革;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质量保障等全方面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把控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校“硬件”与“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更有利条件。

3、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我院招生滑坡的局面。招生工作是当前我院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发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要抓紧时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招生方案,创新新形势下的招生形式和招生思路,尽快组建2014年招生队伍,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进行招生宣传。

4、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水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和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推进“点燃激情、提升效能”活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坚持新时期好干部“20字”标准,扎实做好教育培养、实践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队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服务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急促。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实施我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工作规划。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凝聚工作合力。学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院属各单位要在前一段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再次对学习贯彻工作做出专题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要做到统筹兼顾。院属各单位要正确处理好学习贯彻工作与做好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促进”。要把学习贯彻工作与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时效意识。要把学习贯彻工作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招生就业、文明创建、后勤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要把学习贯彻工作与开展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舆论准备。要把学习贯彻工作与谋划明年工作结合起来,早思考、早谋划、早启动,确保明年各项工作抢先一步,快人一步。

三要注重建章立制。院属各单位要抓紧推动讲话精神政策化、制度化、法制化,形成贯彻执行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重点围绕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建立健全一批制度规定,真正用有效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四要强化督查。学院纪委、督导室、监察室和组宣人事处要把督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敢督敢查、善督会查、真督实查。围绕不同阶段重点任务,定期实地了解院属各单位学习情况和落实情况。要把讲话明确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要求作为督查重点,督促各单位真正将讲话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工作的举措,确保学习贯彻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日